“天使又对我说:‘你所看见那淫妇坐的众水,就是多民、多人、多国、多方。’”(启示录17:15) 大约在公元前605年,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战役中大获全胜,一举歼灭亚述并重创埃及(耶46:2;结30:24-26)。迦基米施城坐落于幼发拉底河西岸——这条大河不仅滋养着巴比伦都城,更在公元前331年成为其覆灭的导火索,当玛代波斯人分流河水,干涸的河床就成了攻破号称“固若金汤”巴比伦城墙的通道。 因此,“淫妇”,即末世巴比伦,被描述为坐在“众水”上的象征尤为贴切——正如古巴比伦城依水而建。这“众水”的意象首次出现在启示录17章1节,今日经文则明确揭示了其含义:“众水”象征“多民、多人、多国、多方”。这一象征也帮助我们理解启示录12章15-16节的描述。 《圣经》还启示了“众水”。以赛亚书8章7节将“大水”比作攻击犹太人的亚述王,“漫过一切的水道,涨过两岸”。这里的“水”冲破堤坝,犹如军队的入侵一般势不可挡,“必冲入犹大,涨溢泛滥”(8节)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描述的水正是幼发拉底河。 “淫妇”同样要操控她的“众水”。她坐在众水之上,犹如骑在兽上。其统治范围将是全球性的——“住在地上的人”(启17:2)都在其掌控中。当这妇人决定如洪水般释放她的军队时,上帝的子民将如何?感谢上帝,祂已应许:“你只可到这里,不可越过;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”(伯38:11)。 一同祷告: 创造万有的主啊,纵使仇敌人数众多,我们仍坚信祢的应许:“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,你们只管静默,不要作声”(出14:14)。 深入研究: 耶利米书51:12-13;但以理书7:2;启示录22:1-2
|